淇县黄洞乡纣王殿村地处卫辉、淇县、林州三县交界,依山而建,植被茂盛,相传殷纣王帝辛曾在此屯兵,留下了众多古迹和传说,是国家级传统古村落。4月17日,记者跟随一队驴友沿着蜿蜒的乡间道路骑行来到该村。 据了解,之前这里得天独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并没有给当地村民带来富裕的生活。纣王殿村土地以荒山为主,耕地面积仅400余亩。村民种粮规模小、成本高,八成以上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是外出打工,村里没有集体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是省级贫困村。 2016年,该村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49户108人,几乎占到了全村常住人口的一半。 
(图为:电影《后山里的女人》摄制组正在村内拍摄) 乡村游升温,村民自营农家乐达到12家 “村里山地多,耕地少,再加上缺水,基本是‘望天收’,辛苦一年,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俺老两口这身体又干不了体力活儿,还得靠子女养活……”脱贫户党海生说,“还是国家的扶贫政策好,这不,给俺村修 路、打井,发展乡村旅游,还指导俺经营农家乐,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 “以前村里一家饭店都没有,来这儿玩的游客不是自带干粮,就是到山外吃饭。”村党支部书记党四清介绍,乡村旅游带动了服务业发展,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目前,光是村民自营的农家乐就有12家。”党四清说。 “俺家第一年开农家乐就脱贫了。”2015年,村民党海生改造了自家小院开起了农家乐饭店,还腾出5间房当家庭旅馆。“一个房间一天二三十块钱,光住宿这一块儿我一年就能收入两千多元。”党海生说。  (纣王殿村的脱贫户党海生的老伴儿魏小妮在自家开的农家乐院里洗碗)
调整种植业结构,开发农副产品 乡村旅游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使得农副产品供不应求。在驻村干部的动员下,村民们种植了110余亩旱地高钙小米、2.5万棵花椒树、5000棵杏树。为解决“望天收”的问题,纣王殿村积极争取资金新打了一眼机井,对纣王殿水库进行了治漏改造,改造了自来水管网并疏浚了河道,修缮、新建了7座蓄水池,彻底解决了村民生产生活及旅游发展的用水问题。 乡村旅游带动了服务业发展,村民们纷纷开起了农家乐,游客来到这儿,除了吃饭、住宿,还会顺便买些村民自酿的小米酒、野葡萄酒以及柴鸡蛋、花椒、野生葡萄、山药等土特产。 “为发挥帮扶单位优势,扩大脱贫成效,我们累计采购了3万公斤小米,为村民带来42万元的直接经济收入。”李春波介绍,“为景区修建的9000多米的观光道路其实也是农忙道路,老百姓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高了,稳定脱贫就有希望了。”
记者感言 在纣王殿村采访时,记者感受最多的是村民们的热情朴实和对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是驻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初心;是村民与驻村干部间日渐密切的干群关系。驻村第一书记李春波自掏腰包,长期资助村里两名贫困学生,帮助村民修复垮塌水渠和村内部分道路的举动令人敬佩。 纣王殿村地处偏远,贫困人口几乎占到了常住人口的二分之一,每个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不同、致贫原因不同,驻村干部与村“两委”使出了绣花功夫,帮助村民跑资金、上项目、谋发展。每一户贫困户脱贫的背后都凝聚着大量的心血与付出。 发展乡村旅游、调整种植结构、壮大集体经济,一个个硬招、实招使得纣王殿村的面貌一点点发生变化。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纣王殿村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